书记信箱 | 中文 | ENGLISH
书记信箱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省诊改专委会对我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进行现场复核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7日        

12月23-26日,由全国诊改专委会副主任、平台组组长王毅教授任组长,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丁敬敏教授任副组长,4位省内院校专家组成的复核专家组来我校,对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进行现场复核。学校党委书记郑立森,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学太,校领导周其虎、李志奎、王金诺、林建坤,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课程负责人,教师、学生代表参加相关会议。

24日上午,诊改复核工作汇报会召开,党委书记郑立森主持并致辞,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在推动“双高计划建设”“职教高地建设”“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学校“十四五”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专家组到校,对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表示,学校将按照相关工作程序要求,牢固树立诊改意识,全力支持专家们的工作。

王毅教授代表专家组讲话,并对诊改复核工作提出要求。要提高站位,形成共识;要自觉遵循基本原则,聚焦关键要素;要尊重校本特色,坚持一校一策;要坦诚相见,求真务实。要立足新时代发展需要,以质量立校的坚定信念,以国际化的视野,齐心协力,创造一次值得推广学习、质量高、效果好的复核。

汇报会上,李学太校长从工作历程、两链打造、螺旋运行、引擎驱动、平台建设、工作审视等六个方面,对学校诊改工作总体情况进行了汇报。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药学专业、智能养禽与禽病防控技术、药物制剂生产技术的诊改汇报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复核期间,专家组查阅了相关资料,听取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层面的诊改汇报17场,针对专业与课程、教师、学生、诊改平台用户等召开座谈会6场,深度访谈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专任教师、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学生代表等90人次,现场考察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多层次、全方位深入考察了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对我校诊断与改进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复核。

26日,诊改复核工作反馈会召开,王毅教授代表专家组宣读反馈意见。学院自2016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为主任的内部质量保证委员会,设置了质量保证中心,协调推进诊改工作。学校统筹学习培训、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平台开发,系统设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五个层面的诊改运行制度初步构建,改进螺旋初步建立并运行,理念基本到位、顶层设计合理、推进措施有效,全校所有职能部门、系部、20个专业、341门课程、221名教师、7650名学生参与了诊改工作。诊改工作推进过程中,初步构建了目标链和标准链,目标标准上下传递;五个层面构建了“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实施事前设计建标、事中监测预警、事后诊断改进;建立完善了相关制度,激励作用正在显现;加大信息化投入,建设应用了内部质量管理平台等信息管理系统,初步为各层面实现质量螺旋改进提供了技术保障,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初步建立,常态化自主诊改机制正在形成,师生普遍接受诊改理念,感受到诊改带来的获得感,诊改运行成效初步显现。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提升诊改理念,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各层面诊改的主体性、科学性、有效性,不断提高学校“共享、共治、共创”的现代治理能力,为持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专家组成员分别从两链打造与实施,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的螺旋建立与运行,引擎驱动与成效,平台建设与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与建议。

在听取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后,郑书记作表态发言,学校将尽快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研究落实,以解剖麻雀的方式,逐项分解,刨根问底,弄清楚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办法,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学校将全员加强对诊断与改进理论、组织架构、目标标准等内容学习研究培训,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诊改理念;要层层传导压力动力,持续推进诊断与改进工作,保证诊改工作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常态化运行。学校将以此次诊改为契机,汇聚全校力量,以目标、标准、成效、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方案,通过诊断与改进,支撑起学校的高水平院校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宣传统战部 供稿)

上一条:学校2022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举行

下一条: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论坛暨山东省畜牧职业教育集团2021年会召开

网站信息维护:宣传统战部